古语说:父母在,不远游。
而,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,背井离乡、异地漂泊,似乎成了一种常态。似乎,每天我们都有数不清的计划要完成,工作要拼命,梦想要实现……
在这快节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,我们总是和父母擦肩而过。每次错过心中总会想着,爸妈就在哪,日后总是来日方长……
但,我们总是忽略一个简单的问题,我们到底还能陪父母多久?
在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:
假如一年,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;
每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;
若父母现在60岁,活到了80岁;
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;
只有1540个小时,只有64天……
64天,就是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!
对于海外打拼的华人来说,按照这个方式计算得出的答案虽有些荒唐可笑,却极其残酷现实,他们跟父母远隔重洋,相互陪伴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……
曾经,有媒体做过一个统计,按人均年龄75岁换算成900个月,绘制成表格交给参与者,让他们用蓝色划去自己已经度过的月份,划完之后,参与者惊觉,整张纸已经划去一半。
媒体又让参赛者根据自己母亲的年龄,看看距离平均年龄75岁,还差多少个月,然后用红色笔划掉母亲剩下的月份。
结果出来后,所以的参赛者,无一例外,都哭了。
人生很长,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,但能陪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。
尤其是,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们,申请父母移民本来就很难,而加拿大的团聚移民政策,茫茫申请中,随机抽签,更是几率渺茫……
“我真后悔,在国外没有时常跟妈妈打一个电话,想着以后肯定会见到的,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。如果我真打,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,也许妈妈就不会出车祸……”
“我爸妈还年轻,55岁左右,但是我一想到自己移民了,几年不能回家看他们,就觉得好难过,觉得自己很不孝,让父母空巢。虽然他们有房子有社保,但是子女不在身边终究是一种遗憾呀。”
“我的绿卡刚开始排期,孩子也才上小学,老公坚决不回去的,说是放弃一切,就意味着放弃一个家去成全另一个家。真难啊…但是再想想,在我们需要父母的时候,父母会毫不犹豫。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,又在这推三阻四,真是不孝……”
季羡林老先生曾回忆自己八年没有回家看望老母亲,接到老母亲病危的消息,他日夜兼程赶回去,却只见到一副冰冷的棺材。
邻居的老太太告诉他,母亲临终前有两句话告诉他——
第一句: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来,我真后悔当年让你出去。
第二句: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,这种痛苦,是你无法想象的。
季羡林听完,趴在母亲的棺材上痛哭不止。
总说,我们有一辈子的血缘亲情,可细细数来,也不过短短几十年。
如今,离2018年的钟声敲响不过五日,新的一年将到, 可父母对你的期待仍未停止。
父母要的一点也不多,就是多回家看看,多来个电话……
虽然每次电话,他们从来都是反复几句问候,但言语间其实都是对我们的想念。
在我们远度海外的时候,在我们为理想梦想拼搏的时候,却没注意到他们跟在我们后面越走越慢,我们越来越强的同时,他们也越来越老……
还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中,年迈的老父亲,已经忘记所有一切,却还记得自己的孩子最爱吃的水饺……
父母老了,余生,多陪陪她们吧。
(来源:约克论坛综述)